把握位点,身体力行,努力寻求学校发展与个人成长的有机结合
谢树方
职业=事业?不,两者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的区别,往往存在境界上的差异,教师这个职业,可以单纯得让群体衣食无忧,上班没有烦恼,但是如果从另一层面去对待这个职业,存在职业感与职业道德的水准差异,教师在职业岗位上如果能甘于清贫和耐住寂寞,愿意为教育奉献自己的一生,在心理上往往会很积极,认真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上更加融洽,会用心去爱学生,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使职业不断焕发光彩,跨越自己的心灵红海。
如果一个老师再把职业用心去做,就又存在更大的区别,那就是在做事业了。我的教学生活和科研工作就是在不断寻求自我成长和学校发展中得到提升的。
——说在前面的话
2000年任教科室主任以来,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研究上加大了力度,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明确目标,分清阶段,了解任务
我认为,职业学校教科研的定位是:以学校发展为宗旨,加强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的研究;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专业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大力推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我校教育科研归纳起来就是:六项任务、三个阶段、六个结合点。
六项任务:一是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国内外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为参照,促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二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以提升教研层次为目标,不断促进教科研工作的规范与提高;三是以论文撰写为途径,以校刊校报为载体,促进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交流;四是以课程研究为内容,以教材改革为依托,促进培养目标的进一步落实;五是以信息技术为引导,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六是以研兴教,以教促研,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个阶段:市场调查与预测分析的计划阶段;教育教学行程管理的监测控制阶段;学生实习就业跟踪服务的总结阶段。
六个结合点:领导高度重视与教师积极参与相结合;经常性与任务性相结合;个体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校内教研与校外调研相结合;正面鼓励与侧面鞭策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多年来,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深入教学第一线,团结教师勇于探索,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师评价、业务进修和教学方法研究、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特别是1998年任教导主任、2000任教科室主任以来,1999—2008年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在全省、宣城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在本科数、达线率、均分成绩上均名列省区前茅。近几年来,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24项课题在省市立项,7项在宁国市立项,所负责课题中已有3项省级课题结题、4项宣城市级课题已结题、2项县级课题结题,为我校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论文参加评比5次获得省级一等奖。
2002年被评为宁国市第一届青年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学科带头人、宣城市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宣城市学科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宣城市第四批拔尖人才,宁国市教育系统先进教师,2005、2009年被评为市教研先进个人。
1 师资队伍建设初显成效
在2002年申请了市级课题《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与方法的研究》,制订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纲要(规划)》、《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本着“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做精一批、带动一批”“以校为本、注重内涵”的原则,利用五年时间开展我校的师资建设工程——“61233工程”:新教师六项基本功过关;教育培训每年有一名硕士进修;获得2个证书——第二轮继续教育证书和专业教师职业资格鉴定中级以上等级证书;三能——能用电脑进行教学、能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参与学校课程改革;评出30名青年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三个一”——负责一项课题研究、进行一项教学改革、发表一篇地级以上的教研论文)。
经过2003—2008年间几年的建设,培养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出市级拔尖人才1人,市县学科带头人5人,市县骨干教师22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宣城市教坛新星4人,校级骨干教师8人、教学能手10人,同时举行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在2005年又申请了省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结题,把双师型队伍建设纳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我们在专业课教师的培养中注重加强教师的技能操作能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学互教等办法,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
2 引领学校教研,取得一定成效
l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参与省职教教材的编写和进行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编写,许艳的《车工技能》、吴继霞的《钳工技能》、曹雪斌的《电工技能》、毛明芳的《电子技能》、王剑平的《会计技能》、陈水根的《应用数学》六本校本教材已成书使用,教学内容与教学体例的编写符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在2006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启动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中,我校的谢树方、汪文平、曹黎明、沈晓伍、吴继霞、傅海玲等参加编写工作,已出版试用,在教材的编写与整合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得到大力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l 负责省级课题《关于弹性学制下职业教育形态的研究》《关于职高与普高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应对策略比较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负责或组织市级课题《机电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的试验与研究》《发掘情感因素在职业中学化学教学中作用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研究》《机械制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与方法的研究》《关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关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会计操作能力的研究》、县级课题《关于职中生读书活动中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研究》《关于职业中学机电专业模块化教材的编写原则与试验的研究》等已顺利通过省市专家鉴定和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的结题验收;
l 组织并指导教师参加省市论文、课件、录象课、教育教学案例的评选,教育教学案例.课例等评比喜报频传,本人的论文《学分制背景下职业学校管理形态变革的研究》《关于“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加强指导有效渗透 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分别在2005、2007、2008、2009年获省一等奖,方成东、吴继霞、万涛的课件分别获2003、2008、2009年省级一等奖、周红、汪志敏的录象课分别获得2006、2009年省级一等奖,吴秀芬、舒前进、汪志敏、程遐翔、傅本刚、许艳等获市级职教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同时,我校举办了七届宣城市职业学校校际教学开放周活动,开出骨干教师示范观摩课、课题实验课。
三 专家引领,为教师理论学习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科研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支持和专家的引领,而专家的引领除了理论基础的培训、专题讲座外,更重要的是与专家直接对话。我们通过请进来的形式请进专家举办讲学活动,2006——2009年分别邀请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杨黎明教授、北京全国职教专家蒋乃平教授、省内职教专家芜湖市职教研究室梁红光主任、省教科所职成教研究室龚双江主任、宣城市教研室职教研究员高利兵、华师大职成教研究所张永与陆素菊博士、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邬宪伟校长等开出主题报告,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理论和业务素质。
同时在课题的开题和结题汇报会上邀请了市教研室方建福、熊献武、方晓近、唐礼祥、黄储学、陶润珍、熊寿平、凤元德等老师进行课题的指导,对课题组的教师进行最有效的专家引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职业中学的教育科研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在很多不了解职业教育的人看来,职业中学疏于教研或教研层次不高,但我们须看到职业教育的兴起还不到二十年,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很多亟待研究的地方,我们坚信:培养出一名职业技术过硬的职中生与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对国家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教科研工作将是诸多接口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关注职教的教科研工作。
2010.9
上一条:无
下一条:王海安——为了梦想中那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