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学家本杰明·布卢姆曾研究过不同教学方法所激起的学生思维过程,他指出,与教师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课堂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小组讨论法的研究实际是对合作学习更加细化的探索。课堂小组讨论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说了这么多,老师到底该如何组织小组讨论呢?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基于课堂实际教学经验,对课堂小组讨论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老师们,快来和好师妹一起看看吧!最强实操指南,绝对管用!
警惕!小组讨论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我们进行了关于小组讨论教学的问卷调查,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小组讨论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讨论主体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讨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以下几种课堂小组讨论时的常见问题,会导致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缺乏兴趣。
1.讨论进入的时机不当
在课堂进行时,问题进入的时机十分重要,适当的时机能够让课堂的衔接更自然。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讨论进入的时机往往不恰当,讨论的问题大多为书上的活动题,讨论接入点单一,并且部分活动题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缺乏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学生仓促应对,就会积极性不高。
2.讨论时长的设定不当
讨论时间过短,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已经结束了。讨论时间过长,学生则容易说一些与老师要求无关的内容。讨论时间无论是不足还是过长,都不能达到有效讨论的目的,也不能收到课堂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
3.小组成员的组成不当
第一,小组人数划分不合理。一般来说,小组最好由4—8人构成,但是由于课堂座位分布的限制,我们分组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最常见的分组情况是2人或4人一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导致小组数过多。第二,小组划分随机性高。目前,往往是同桌或是前后桌分为一个小组,而不是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这种随机性划分小组的做法会影响小组讨论的效果。例如,小组内成员都很内向,讨论无法展开;或是小组成员都是活跃分子,讨论容易乱成一锅粥,造成局面失控,失去小组讨论的意义。第三,小组成员分工不合理。在小组中,一般是由成绩较好或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而其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处于被安排的位置。
4.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当
首先,有的教师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当甩手掌柜,将自己置身事外,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整个过程,不指导、不监督。这会导致学生讨论不认真。其次,有些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尤其容易忽略学生错误的学习过程。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5.问题设定难度不当
问题的难易程度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的积极性,过于简单的问题会使学生缺乏讨论的兴趣,失去讨论的必要性,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开始讨论,导致讨论停滞。
6.讨论结束方式不当
结束方式是课堂小组讨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教师不注重对这个环节的处理。结束方式不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讨论后没有总结,直接过渡到下一个话题,这会让学生对问题答案没有明确的认识;二是不听取学生的意见,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努力,让学生失去讨论的兴趣。这两种做法都会消磨学生对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实用!小组讨论的策略
1.有效分组
在小组讨论中,有效分组尤为重要。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为了分组而分组,因此,只是机械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活动时,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有效分组关系到小组任务的达成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基础性工作。
怎样有效分组呢?
一是依学生特点分组。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知识基础以及社会背景等都不同,因此,在实施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进行分组,以达到优劣互补的效果。
二是依小组规模分组。
在小组形成的过程中,也应当考虑人员的数量,小组规模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利于小组讨论的开展,从而对讨论结果造成影响。只有实行有效分组,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以及相互学习的能力。
三是可以采用趣味分组的方法。
比如按男女比例、星座、属相等。总而言之,只有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控课堂,并能够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
有效分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合作式学习的作用、目的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讨论等,从而让学生懂得尊重、理解、倾听他人,并学会认真分析、思考与交流。
2.学生角色定位与角色互置
如今,一些教师已将小组讨论合作式学习的方式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当中,对教学的确起到了辅助与提升作用,但在小组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角色互置的调控与干预程度仍显不足。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会指定小组中学习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记录员或发言人等,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只是普通的参与者,甚至无话语权。久而久之,学习较差的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参与的热情,并出现依赖性,甚至会感觉他在小组中存在与否对整个团队并不重要,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应不断进行角色互置,使得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拥有一份真正的参与感。
为了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效果,避免学生情绪上和思想上的惰性,在分组时每位学生都应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或角色,都能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小组合作式讨论形成的初衷与目的。同时,教师要在分组前让学生了解各个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应该完成的任务。
组织者,应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负责小组其他成员工作的分配,带领小组成员就相关问题展开有效讨论,并确保将问题高质量地完成。记录员,负责对小组内各成员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加以记录并对其进行有效融合。发言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小组最终形成的结果清晰、明了地陈述出来,以便在全班分享的时候,让其他学生及教师清楚地明白自己所在小组要阐述的内容与观点。
3.问题设定与教师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来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有效地设计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是能否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与积极性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当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现状的问题。它既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够很自然地融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及课堂教学中去;也可以是有讨论价值而无统一结论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
汪春燕老师特别推荐问题链式讨论策略。这种策略能使讨论内容环环相扣,增大信息量,并使思维过程明面化,学生的思维水平会在你追我赶中不断提升。
另外,教师调控对整个小组讨论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教师调控课堂最有利的手段就是教师评价。因此,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才是讨论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保障。
由于小组讨论是由多名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的,因此,评价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过程性评价——通过此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更重视小组协作的过程,进而了解合作式学习这样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同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即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团队及个人高效地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团队评价——该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达成自身的目标;个体评价——通过对独立个体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意识等。
教师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教师扮演的角色。教师应该是课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维护者和规则制定者,然而,很多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前并没有制定讨论规则,这样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没有规则可以遵循。
二是把握好讨论时间的长短。教师需要利用有关经验对讨论时间进行预判。
关联性较小的问题,应把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涉及较全面的问题时,需要用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来总结。
小组活动顺利时,教师应适当地给予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进行干预和指导,及时为学生提供点拨,以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评价时,一定要总结与反馈。教师应挑选部分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小组进行汇报。有必要时,还可以把学生的表现拍摄下来。在回放给全班学生看时,教师应加以点评,指出学生讨论时的优缺点,尽量以表扬、激励为主。
上一条:24.诗意语文|实践策略(六)
下一条:解决课堂中常见问题的7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