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周建平观光农业经营名师工作坊

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通知公告
校园新闻
宁国电视台专访我校技能大赛国赛获奖选手
作者: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7-06-17 07:06:08

2017.06.15-5.【职教风采】大赛点亮人生 技能成就梦想

近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幕,来自我市安徽材料工程学校的李俊、吴双两名同学在蔬菜嫁接项目中双双夺金,辅导老师周建平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实现了该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也是宣城市乃至安徽省在该赛项上历史性的突破。

在这间简陋的实验室里,李俊和吴双正在向记者展示他们夺金的蔬菜嫁接项目。从工具消毒到劈砧木再到削接穗,虽是展示,但他们仍然按照比赛的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观光农业经营班学生李俊:第一项是溶液配比,第二项是西瓜劈接,第三项是顶插,我觉得最难熬的就是西瓜劈接,因为这一项对我来说有点难度,我不是很顺手,我遇到这个难题,那只有自己找零碎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因为训练中不可能用训练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训练结束后自己单独在实验室解决问题。

陪伴是辛苦的付出,训练也是十分辛苦的,这是李俊和吴双的共同感受。蔬菜嫁接使用的刀片小而锋利,练习时稍有不慎就会划伤手指,而今年国赛中还新增了园试液配制的比赛内容,为达到“一称就准,一滴不漏,一刀精准,一秒必争”的严格要求,他们利用午休、课外活动等时间刻苦训练,弯腰埋头,常常训练到腰酸背痛。备战几乎花掉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甚至一个个节假日他们仍在周老师的陪伴下坚持训练。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观光农业经营班学生吴双:很开心,很激动,拿到这个奖确实很不容易,付出了很多,从一开始训练到现在应该经历了8个月的时间,然后我跟我的搭档特别辛苦的,获得这个奖也是靠我们平时的那种努力,然后刻苦的训练才能拿到这个成绩。我们就是很自觉地去完成老师给的项目、任务,我觉得我们真得是很努力,拿到这个奖也特别艰辛。

周建平是李俊和吴双的班主任,也是他们的辅导老师。周老师说,蔬菜嫁接项目的比赛十分注重质量与速度,学校选拔了热爱农艺专业,心理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赛。李俊、吴双这两位同学一路过关斩将,从市赛、省赛、国赛选拔赛到最后的参加国赛,不畏强手,最后双双夺得该赛项的金奖,表现出了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教师周建平: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第二他们能够获得奖项也是他们刻苦训练的结果,他们在从学校选拔到市赛、到省赛到国赛选拔到最后的国赛,前后经历了八个月的时间,这8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没有课余时间,没有这一个节假日和周末,主要都是在实验室里面训练,第三他们能够获得这个奖项也是他们不折不扣执行老师的训练计划,按照大赛是要求来进行训练,讲究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

为做好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周建平潜心钻研大赛规程,翻阅专业书籍,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摸索中前行,为了他们的大赛,周老师也牺牲了双休日、节假日,每天七点多到实验室,晚上10点才回家,一路陪伴着他们走向最高的领奖台。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教师周建平:随着学生一同站到最高的领奖台,那么今天在我看来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努力和付出那么让我也得到了回报,所以我说这么多年教学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起成长的。

8个月的努力与奋斗,让李俊和吴双最后收获了国赛金奖,也收获了直通二本的免试资格证。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学生李俊:这过程中也付出了很多,除了自己的付出,还有同学、老师一些帮助,如果没有同学们在背后支持我,我也很难能获得这个成功,最重要的还有我的指导老师,他的辛勤教导,还有我的搭档吴双,如果没有她给我每次磨炼、竞赛,估计我也很难取得这个成功。

据了解,2011年,该校积极开展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把观光农业经营专业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是在大赛中取得成功的关键。2012年,学校成立现代农艺部,在教学中为了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农艺部率先提出将大赛项目课程化,培养技能导师实行小班化教学,是在大赛中取得成功坚实的基础。而校、部两级领导在训练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经常深入训练场所进行现场观摩指导,定期组织模拟竞赛,也是最后取得佳绩坚实的保障。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副校长 朱本明:和一些高等院校像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有一些重点企业、中鼎集团,我们共同合作,培养老师的技能能力和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为了鼓励老师和同学们学习技能,还专门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我们每一学期都有一个职业技能周来选拔技能选手,然后通过层层的比赛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我们都有一些激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以确保我们每一年技能大赛都能取得成绩。( 杜凡)




手机APP
微信订阅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 招生办:0563-4183967 / 联系电话 校办室:0563-4183996

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267号  /  皖ICP备05011798号-1  /  技术支持:渔之蓝教育软件 /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