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学校要闻
部门动态
安材简讯
通知公告
政策制度
媒体聚焦

情怀万家学子意 躬耕职教育兰香

作者:彭武林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 2010-08-01 17:50:10

——国家重点职高校长夏永强同志先进事迹

20107月23,夏永强校长应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邀请为全国重点职高进京培训的三百多名校长授课,教学引起轰动,获得在场所有校长的高度赞评,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领导亲切地称他为“一位富有激情、善想敢干的职教开拓者”。20068月,夏永强同志因工作出色从宁国市委党校调入宁国职高,全面主持学校工作。短短数年,他为学校的第二次起飞做出了突出贡献,宁国职高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职业学校。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一位敬业踏实勇于创新的实干家;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博学民主催人奋进的好导师;在领导的视察调研中,他是我省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匹黑马、不可多得的领跑者之一。

一、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硕果累累。

夏永强同志是一位年轻的好班长,他扎根职校,带领全体教职工科学决策,锐意改革,严抓管理,开拓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学校核心吸引力。要让学生有好出路,职校才会有大出路。为此,夏永强同志与同事们付出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德育导师制和实训导师制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德育导师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方面是整体育导;第二方面是二年级组织全体同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第三方面启用“生活学长”教育和实施班级量化考核管理;第四方面是师生主体帮带团队;第五方面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推行实训导师这一崭新的实训教学模式,选聘专业知识丰富、技能操作娴熟、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实训导师。平常实训以信息仿真练习为操作场,车间实训采用“任务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融“做、学、教”合一,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乐学”、“善做”始终摆在第一位。学生100%通过了等级工考试,学生 “双证率”年均达96%以上。近三年,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22人次获省市一等奖,两次荣获宣城市团体一等奖。2010年,胡超同学经选拔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银奖、取得了全国第十二名的优异成绩,为安徽为宣城为宁国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近三年,在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中,31人次获一、二等奖,2009年周鑫同学作为安徽代表出席全国颁奖大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亲自为他颁奖。学校选拔部分同学参加对口高考,2007年、2008年、2010年学校本科达线率第八、第九、第十次位居我省同类学校首位。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稳定率高达81%,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2、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夏永强同志率领行政人员大胆工作,苦心经营,东奔西走,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资金,不断加大自身的投入,完成了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新建校大门一座,硬化了校园主干路网1200,完成房屋墙体出新1400平方米,实训车间和体育场地扩建、改造完毕,运动场围墙修复和加固100多米,校园环境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为增强教学实训能力,投资570万元新购置的加工中心、数控设备、PLC实训装备、电子图书等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为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教研水平,2009年上半年学校投入近100万元资金改善办公室条件;并将校园网升级为主干千兆网,桌面独享百兆的高速校园网。近五年来,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总资金量为2105.92万元,占资金总额的32.3%,其中购置专用教学设备742.5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31.5万元,学校硬件建设达到较高水平。

3、围绕市场做文章,打造核心服务力。夏永强同志高度重视两个市场建设:招生、就业工作是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为此,他亲自率领教职工走上街头、走进农村、走入企业做调查、做跟踪服务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招生模式,全力攻克招生瓶颈,形成了招生工作的“三段式”、“三会”、“三联系”等独特做法,完善了局干部、招生教师包干、局考核生源学校等制度。学校瞄准市场设置的电工电子、数控、计算机、建筑、生物技术等主干专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部分专业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为中国海螺、安徽中鼎、安徽飞达、中化司尔特、安徽五星、安徽恩龙、安徽卓尔等知名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紧缺人才。宁国职高已和市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部分大型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近三年,学校还累计完成短期培训教育人数1.9万人,年培训项目达30多个,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000人次以上。学校获“安徽省阳光工程先进办学单位”,“宁国职高农家乐培训”代表我省农村教育培训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播出,获得普遍好评。宁国职高切实架起了为“三农”服务、为城镇化建设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平台。

在夏永强校长的带领下,近几年学校捷报频传:2007年学校获得“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同年,电工电子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称号;200811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重点职高复评,综合评分位居宣城市第一、全省前列;数控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400万元支持;2009年学校获得“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10年学校数控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荣获宣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被我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培育学校……

二、持之以恒、殚精竭虑,建立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学校兴衰的两大建设工程。夏永强同志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耻观,努力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方式上推行目标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信息管理和评价管理,努力建立一支制度化和学习型的管理团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科学发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市公共服务单位民主考评等活动,不断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夏永强同志倡导、主持下,学校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纲要》、《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教师业务考核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骨干教师评选。近几年来,学校建成了一支由全国职校名师、省市教坛新星、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稳定的名师队伍。同时,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帮带培训,加大对全体教师在职充电,加强教师外出学习、行政赴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学习活动,该项经费平均每年达55万元。为了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引领教师成长,夏永强同志先后邀请梁红光教授、姚本先教授,蒋乃平教授,国内知名学者、上海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杨黎明教授,华东师大张永和陆素菊两位博士,全国职教专家、上海特级校长邬宪伟,全国名校长华康清等等来校讲学,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奋发有为的热情与潜力。

夏永强同志深知,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品牌职校,必须打造教师精英团队。领导懂得经营和管理,把学校打造成学园、乐园、家园、创业园;行管人员是懂专业,有威信,有执行力,有效率的;教师讲真话、干真事、做真师,大部分是会教能管有水平并出业绩的、小部分是称职并负责任的,没有不合格的。宁国职高必须走出安徽,走向全国,在更大的舞台上去竞争,去摔打,做到在全国技能比赛中有佳绩,在全国性的荣誉称号中榜上有名。

2、加大了民主管理力度,坚持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建立年度考核、业务档案考评、教学评价、文明班级考评、考勤评价等制度。各类监督机构完善:工会、教代会对学校工作全面监督;教导处、政教处、值周教师、文明职周班等对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监督;各级卫生、体育、文明、考核领导组对各专项工作全面监督;并以此深化教师业务档案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班主任考核、教研组长考核、行管人员考核、后勤人员考核、聘用人员考核、党员民主评议等八大考核体系。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效率。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绩效工资制、量化目标考评制落到实处。

3、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夏永强校长不仅率领大家从实践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从理论层面凝练出学校宝贵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职员工为本、以技能培训为重点,搞活机制,统筹兼顾,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校总体目标是:“特色突出、省内一流、国家示范。”发展模式是:“面向市场、一主两翼、多轮驱动。”工作措施是:“树名教师、建名专业、创名学校。”学校格局应该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初中后、高中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仿真实训与工厂车间一条龙的现代职教园区。”他亲自带领行政人员、教师制定了学校发展的蓝皮书——做好了“四项规划”:《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事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校园建设规划》、《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4、廉洁自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作为学校的负责人,夏永强同志十分注重廉洁自律、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办事讲原则,工作有程序,视职教事业如生命,是一个高调工作、低调做人、能守住底线的好同志,脑子中时刻装着教育,装着学校,装着教师,装着学生,与师生同甘共苦;不断从德、能、勤、绩、廉方面修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情深志远、造福一方,追求职教发展的新境界。

1、身在幽谷处,孕育兰花香。这可谓夏永强同志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种追求,他不仅能简明高效处理好领导工作,而且精于教学,极为生动地上好每一堂课。他特别善于激励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辅导工作,讲究良师益友式潜移默化的艺术效果。

2、勤学不舍,默默登高。作为执掌四千余名师生员工的一校之长,里里外外繁忙可想而知。他善于挤出时间去阅读大量的职教理论书籍,勤奋钻研,笔耕不辍,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论文《科学发展职教事业政府统筹势在必行》获得全国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内交流或发表;主编了宁国职高校本教材《就业市场调研报告》、担任每月一期《宁职简报》的总编;担任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理事等职务;卓有影响地活跃在全国职教论坛上,并经常性应邀出席国家级职教发展座谈会或外出讲学。

3、心存至善,造福一方。夏永强同志再苦再累,也要把师生的冷暖挂在心头。总是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师生的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从吃入手,改进食堂竞争机制,让学生吃得更饱、更好。读职高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农村,属于弱势群体,有的家庭经济相当困难。夏永强同志首创了“金太阳助学计划”这一扶贫制度,通过特困生直接减免、工学结合等方式平均每年资助近400多名学生,约计30万人民币。为了改善教师住居环境、办公环境与条件,先后投入资金15.5万元;建立“教工之家”;竭尽全力兑现教职工各项法定津贴。本着“目标一致、利益一致”的原则,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工作园、乐园和家园。

4、励精图治,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夏永强同志与教职工打成一片,他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教师的生命价值、艺术价值在课堂、教学质量应自觉成为每位教师的第一追求!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继续艰苦创业、不断学习、开放创新,要跳出安徽,善于学习苏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先进职教的做法,瞄准国内动态,培养国际眼光。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正全力以赴地创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以实现更美好更优质的发展!

夏永强同志忘我地献身于职教事业,自觉地为学生、教职工成长、成功服务,自觉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安徽职教大省建设服务,这既是他坚持不懈的一种工作状态,也是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一种超凡的人生境界。

校微信公众账号
手机APP
友情链接:

学校地址:宁国市汪溪办事处落花荡路99号  |  邮政编码:242300  |  校办室:0563-4183996  |  招生办:0563-4183967  

 版权所有: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  皖公网安备 34188102000267号   |  皖ICP备05011798号-1  |  技术支持:校信息中心